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冬病夏治 趁“热”养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健康科普 > 科普园地

常言道: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三伏天是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学的特色疗法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思想,还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是高明的医生重视防病于未然,强调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冬病夏治是中医药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

按照中医理论,冬为阴,夏为阳。冬病夏治中的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素体阳气不足,又值冬季阴盛阳衰之时,患者感受阴寒之邪,或正气无法抵御外邪,造成一些疾病如咳嗽、哮喘、腹泻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既增强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又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有很多方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针刺、艾灸、拔罐、中药内服及饮食调理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是三伏天穴位贴敷,即三伏贴。

治疗冬病的三伏贴

穴位贴敷疗法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清代《张氏医通》具体介绍了三伏天运用白芥子敷肺俞、膏肓、天突等穴位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后来随着人们对穴位贴敷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所治疗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呼吸系统疾病,穴位贴敷在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风湿病、妇科病的防治上也有较好效果。

穴位贴敷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蜂蜜、植物油等调成糊状,贴敷于穴位上的一种外治方法。穴位贴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达到治疗效果:一是药物经皮肤被人体直接吸收,直达病所,发挥药理作用;二是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强身的作用。

三伏天气候炎热,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毛孔开放,且气血旺盛,是药物吸收和恢复阳气的最佳时机。此时在患者的腧穴处给予温热药物贴敷,可达到治疗冬病的目的。

哪些人适宜

冬病夏治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其治疗对象主要是辨证属于阳虚证及虚寒体质的人群,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畏寒,容易因受寒而诱发疾病。归纳起来,下列疾病比较适合冬病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等;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以及反复发作的咽炎、扁桃体炎。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性关节炎等。

妇科疾病:痛经、盆腔炎、排卵功能障碍、产后身痛、经行呕吐、经行头痛、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慢性便秘、功能性胃肠病等。

冬病夏治有讲究

进行冬病夏治的人群要注意以下事项。

1.阴虚火旺、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慎用穴位贴敷。肺炎及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咯血、结核病患者,对贴敷药物、胶布严重过敏的特殊体质人群,局部皮肤有破损或瘢痕体质人群,都不适宜进行穴位贴敷治疗。

2.饮食上要有所节制。少吃海鲜以及油腻、辛辣食物,不吃冰冻食品,以免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治疗效果。

3.注意保暖。贴敷、艾灸、拔罐之后要避免冷风直吹治疗部位,也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遭受寒邪侵袭。

4.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本文摘自《健康报》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山湖路49号
联系电话:18204640120
乘车路线:10路  24路  25路  27路  28路公交

请关注我们